close

  本報8月17日訊(李國斌 葉小玲)今天下午,中國思想文化史研究專家、岳麓書院院長朱漢民在長沙開壇論道,以“士大夫精神與中國文化”為題,曆數中國古代社會精英群體“士大夫”的典型代表及精神內涵,認為當代中國精英階層“不應該是精神營養不良的腐敗官僚、暴富商人、知識老闆”,記憶體呼籲重塑時代的“士大夫精神”。
  “士大夫”的稱號是戰國以後才有的,兼具“學者”與“官僚”的雙重身份。朱漢民認為,“士大夫精神”竹北房屋,在秦漢時期突出表現為“士志於道”,即堅守道德理想,不畏君威權貴;唐宋時期,“為天地立心、為生民立命、為往聖繼絕學、為萬世開太平”的“聖賢氣象”,主導了儒士們的精神世界;明末清初到晚清民國,士大夫們在追求自我修為完美的同時,主動承擔起更大的社會責任,擁有更開拓、更經世、更強悍的豪傑精神。
  朱漢民表示,當代精英階層,特別需要吸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支撐的士大夫精神,即承擔社會責任的精神、追求人格自由和microSD自尊的精神、既執著又超脫的精神、既追求理想又關懷現實的精神。
  這是岳麓書院與鳳凰網聯合主辦的“致敬國學——首屆全球華人國學大典”活動之一。據悉,該活動從7月延續到9月底,期間外接式硬碟將舉行“全球華人國學獎”評選、岳麓書院講壇、岳麓書院祭孔大典等活動。  (原標題:重塑時代的“士大夫精神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pygztjx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